第201节(1 / 1)

“你们是哪里来的衙役?”

朴完想都没有想,直接说道,

“我们是山城县的,奉县监的命令下来催缴赋税。”

只见陈大壮又问道,

“你们山城县有民多少,富户有多少,守卫又有几何,附近有没有朝廷的驻军啊?”

朴完仔细思考了一下这些问题,怎么这问题一点都不正经啊,于是鼓起勇气说道,

“这可是我们县里的事,你一个明国人知道这些干嘛?”

只见周围的明国人围了上来,又见陈大壮将手搭在自己的肩膀上。

朴完虽然有点慌,但是自己可是山城县的巡检,县监的小舅子,那也是名震一方的大人物,必须要稳住。

见朴完不说话,陈大壮当即加重了手上的力气,朴完当即吃痛,忍不住说道,

“我们山城县有民一千五百户,富户有四十七家,守军三百,附近没有朝廷的驻军。”

陈大壮满意的点点头,

“走吧,我们去你们山城县走一趟。”

朴完唯唯诺诺的说道,

“明国大人,去我们县里干嘛啊?”

陈大壮微微一笑,

“去征税啊。”

只见明国人当即拿出甲胄和武器,看得朴完目瞪口呆,这是明国商人?这是明国海盗?

朴完赶紧摇摇头,这海盗又不是没有见过,哪里有这么精良的武器甲胄,这到底是哪一路人。

见朴完在那里痴痴呆呆的样子,陈大壮当即一巴掌打在他的脸上,然后又用凶狠的目光看向朴完身后的衙役。

“看什么看,还不快去帮忙搬运东西。”

朴完顿时一个激灵,身后的衙役也是浑身一颤,赶忙屁颠屁颠的去搬运甲胄。

这到山城县可是好几十里路程,这甲胄可都是重甲,要是直接穿在身上肯定影响行军还会影响战斗,一般都是在战斗的时候提前穿上。

又在村里招募了一些青壮帮忙搬运,明国大人可是答应了回来一人给一袋大米,至于去干什么重要吗?

一番准备才组织好队伍,准备去县城里面征税。

这时朴完才反应过来,这是发生了什么,自己堂堂山城县巡检,更是县监的小舅子,居然沦为一个搬运工。

看这架势还是要去攻打自己姐夫的县城,我是疯了吗?肯定是刚才那一巴掌把我给打懵了。

又看了一眼手上精良的甲胄,又掂了掂其重量,顿时大惊失色,我们朝鲜国王的卫队也穿不上这么好的甲胄吧。

再看了一眼旁边牛高马大数量至少两百人的明国人,朴完再次浑身一颤,我还是继续懵逼吧,想多了头痛。

第二日清晨,一行人已经埋伏到了山城县外,陈大壮一行人也都穿上了甲胄,外面套上一件破衣服。

陈大壮走到了朴完身边,

“你去拖住城门的守卫,让我们的人进城,进城后你好处大大的。要是不配合,你看这城墙就一人高,要是让我们进了城,你可知道后果。”

朴完再次浑身一颤,面如死灰,就是没有一点反应。

自己这是要当叛徒?这对得起自己的姐夫吗?以后还怎么在山城县混?

陈大壮当即又是一巴掌,将朴完打倒在地,正准备继续施暴。

只见朴完赶紧拦住,可怜兮兮的说道,

“我去还不行吗?不过明国大人,你们征完税可以把小的带上吗?小的又熟悉地理,还能帮你们翻译,最关键是小的心向我大明天朝上国啊。”

陈大壮满意的点点头,原来朝鲜人吃这一套。

朴完心里叹了一口气,自己帮明国人又是搬运甲胄,又是带路的,早就当了叛徒。这要卖那就卖干净一点,希望明国大人不要抛弃我啊。

当即朴完整理了一下仪态,重新拿出自己那趾高气扬的神态,然后带着伪装一番的几个明国人大摇大摆的走向城门。

城门的守卫一眼就看到了朴完,赶紧上来套近乎,对朴完身边的几个人也不甚在意,然后就很轻易的被明国人缴械。

陈大壮当即带领手下的兄弟冲进了县城,首先是占领了两个城门,这小县城就两个城门。

然后便是占领了城内的军营,就朝鲜兵那拉垮的战力,二十几个人就将两百多人给打垮了,一个个跪在地上哭爹喊娘的投降。

最后便是在朴完这个带路党的指引下,擒下山城县的县监,占领了县衙。

这县里就四十七户富户,挨个搜刮了一下,尼玛现银居然不到一万两,县衙也只搜出来一千余两。

陈大壮等人顿时就没有打劫那些普通百姓的想法,这不仅费时费力,关键还搞不到钱,真的连抢劫的欲望都没有。

本来还想抢点年轻女子,最后想想还是算了,就这些人的德性不得把自己给吃穷。

最后只得拉着不到一万两现银,还有一些物资退出了这个穷得一匹的县城。

陈大壮等人再次面面相觑,这些计谋都用上了,长途奔袭,乔装诈城。

这都挣不到钱,此生还有回大明的希望吗?

真是一顿操作猛如虎,一看成绩二百五。

这来了朝鲜也一个月了,一看收益两万五千两。按照这进度,至少还需要二十个月才能完成局里的任务。

看来必须要想点其他的办法了。

兴修铁路

大明的京师,今天是正月十八,预示着一路要发。

京师城外的雪都还没有化,但是一些工程都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工了。

就比如这由户部和顺天府发起,建工集团承包的京津铁路就在今天开工。

京师的百姓早有听闻,铁路?这究竟是个什么玩意?只是有传闻是用铁做的路。

百姓大感震惊,这朝廷是钱多得没有地方花了吗?铁做的路,这得有多奢侈,想想都恐怖如斯。

要知道这古代甚至有的时候缺铜,铸铁钱来抵御钱荒,就知道这铁的重要性。

知道今天是京津铁路正式开工的日子,不仅是百姓,还有很多达官显贵都不由好奇前来围观,看看这李太傅究竟在搞什么幺蛾子。

京津铁路顾名思义就是北京南城到天津的一条铁路,随着李太傅亲临现场,一声令下,数百个早已经训练有素的工人就开始动了起来。

众人看到,工人们先将撒白线范围内的地面整平压实,再整平压实反复几次。还好京师地貌冻土不太厚,不然难以施工。

然后就见有人抬出一根根条形的铁轨,随后工人们将这些铁轨按照一定的间隔放置在整平实的地面上,并使用工具将其固定。

两根铁轨的接头处采用勾拉技术连接,并在两旁深深打进石柱在土里以防跑位。。。

在一旁观看的人群中,不时传来议论声,这就是铁路?

和想象中简直天差地别,还以为整个地方都铺满了铁才叫铁路,就这在地上摆两根铁轨,这就叫铁路?

完全看不懂怎么使用,难道人踩在那个铁轨上?这也太窄了吧。

不过大家都耐心的看着,一是这毕竟是李太傅牵头搞的,大家对李太傅还是很信服的。二是这东西真的新奇,就没有见过这玩意,简直三观尽碎。

我们的李太傅现在正和顺天府尹粱以章,户部左侍郎熊汝霖,大明银行局长唐永安在不远处围观。

当然,虽然李太傅名震山西山东北直隶地区,但是想要李太傅狗命的,那也是过江之鲫,不管走到哪里那层层的护卫肯定不能少。

百姓不由感到惋惜,想和李太傅来点亲密接触都没有机会。

只见唐永安说道,

“太傅大人真乃神人也,这铁路一出,京津地区的货物转运效率至少提升数十倍。卑职对太傅大人的敬仰之情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。”

粱以章也不落下,

“下官当时看到这规划图,更是惊为天人,这究竟是哪位绝世英才才能想出如此鬼斧神工的设计。后来一听原来是太傅大人,下官当即便释怀。”

“太傅大人文武双全,出类拔萃,卓尔不凡。就像那天空的皓月,随便洒下一缕光亮就能照耀我等前进的方向。”

李适满意的点点头,这粱以章肯定这段时间有兢兢业业的打理顺天府事宜,这以后必须得重用。

然后瞟了唐永安一眼,居然拍得如此漫不经心,还没有任何创意,这是要好好敲打一番。

熊汝霖这时也反应过来,自己好像也是李太傅的心腹,随即说道,

“下官也对李大人佩服之至。”

李适摇摇头,熊汝霖这水平,户部侍郎算到头了。

李适这才开口说道,

“这铁路一出可以加大京津货物运输的效率,甚至还可以实现载人。以往京津一个来回至少要六天,有了这个铁路,一天便可以有个来回。”

熊汝霖顿时倒吸一口凉气,不可思议的问道,

“李大人,真有这么快,马匹拉重物也能跑这么快,还能跑这么长时间。”

原来李适这铁路不是跑火车的,是跑马车的。

只见李适说道,

“这铁轨减少了摩擦,肯定载得重跑得快,至于说马匹受不了长时间奔跑,完全可以半路上换马匹嘛。”

熊汝霖只得弱弱得问道,

“李大人这摩擦是什么意思。”

李适直接无语,一点眼色都没有,本太傅哪里知道摩擦的意思,反正就是摩擦的意思。

你看粱以章和唐永安都知道这种问题需要闭嘴,就你能耐?要不是本太傅一身正气,你能当上户部左侍郎?

“熊大人不要在意这些细节,你只需要知道这是一个大大的进步。以后这铁路可是我们户部的产业,要派人时刻维护,还要按照标准收费。”

“这铁路可不是只投入不回报的产业,你现在身为本官的左膀右臂就要负起责任来,这铁路究竟该怎么计费你也要拿个章程出来。”

“还有本官当初让你搞的税吏弄得怎么样啦,本官估计马上就要派上用场。”

说到这个税吏,熊汝霖顿时尴尬不已,这税吏说了这么久都还在理论中。

最新小说: 穿越女主的小丫鬟 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 入戏(作者:妄鸦) 穿成了德妃的妹妹[清穿] 渣尽四海八荒,遍地都是修罗场 重回九零:签到系统带我躺赢 诱捕之下[gb] 嫁三次仍完璧,不如守品质活寡 雪地微仰 陪房丫鬟